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关于政协昆明市十四届四次会议第144458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8-26 14:49

人口资源环境和城乡建设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以滇池绿道助推滇池旅游黄金岸线打造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滇池绿道规划长度约137公里,分三段进行建设,环草海至三个半岛段长约37公里,已于2023年开放完毕;滇池绿道外海段一期工程(官渡区新宝象河至晋宁区爬齿山)长约71公里于2025年1月27日开放完毕,共计开放完成108公里。

二、开展相关策划工作

一是按照系统谋划、点上打造、串珠成线思路,高标准开展滇池旅游黄金岸线及各项目编制策划工作,编制完成了《昆明环滇池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24-2035年)》,《环滇池大景区及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概念策划方案(报审稿)》,正在编制《滇池绿道(外海段)运营策划方案》《滇池旅游黄金岸线总体策划方案》《滇池旅游黄金岸线高质量文旅项目策划方案》等策划方案,以高质量的策划引领高水平的产品打造。

二是立足昆明市现状,借鉴国内外城市绿道建设经验编制了《昆明市绿道设计建设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于2023年10月16日印发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并于2023年10月24日组织各县(市)区开展《导则》培训会,有效指导各县区绿道的建设、施工及验收工作。

三是从实际出发,衔接《昆明市绿道专项规划》和《昆明市绿道设计建设导则》,目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在组织技术单位研究编制《绿道管理办法》,待《绿道管理办法》编制完成并印发后,将有效指导各绿道管理单位对绿道进行管理管护。

三、滇池绿道配套设施建设情况

(一)环草海至三个半岛段

为完善环草海至三个半岛段配套设施建设,由度假区管委会进行公厕配建,环草海段已建设完成并开放12座公厕,相应标识指引系统、环卫设施系统在开放前已完成配置。

(二)滇池绿道(外海段)一期工程

一是驿站情况:全线驿站以“充分利旧、灵活装配、融入环境、功能延展”为四大建设原则进行建设,总体形成了新建厕所-改建厕所-利旧厕所三大类,其中新建厕所32处,改建现有公厕4处,利旧公厕34处。目前新建17座驿站已投入使用,剩余15座驿站正在建设中;

二是标识系统:全线五级标识系统以安装完毕,正在根据试运行期间运营情况进行完善;

三是环卫系统:全线230个成品垃圾桶已安装完毕并在不断完善,投入42名保洁人员、4辆冲洗车。

四是智慧化系统:包括安保系统、监测系统、游客服务系统等,目前已完成施工图设计,正进行材料和专项工程采购工作。

(三)滇池沿岸重点村改造提升基本情况

滇池沿岸共183个自然村落,其中选取46个重点村(晋宁25个、官渡7个、西山10个、呈贡2个、度假区2个)。截止目前,已有39个村开工建设,西山区百草村、晋宁区小渔村等22个重点村正常经营,2024年,46个重点村共形成景观性业态137个、消费性业态874个,全年客流量2001.81万人次,营业收入5.4亿元,吸引社会投资4.47亿元,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4亿元,人均增收1338.35元,成功实现了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

四、滇池绿道管理运营情况

(一)环草海至三个半岛段

环草海至三个半岛段长约37公里,于2022年至2023年分期开放完毕,其中环草海至海埂公园段27.2公里已由度假区管委会接收并运营,三个半岛段9.8公里正在由官渡区人民政府进行提质提升。

(二)滇池绿道(外海段)一期工程

滇池绿道(外海段)一期工程全长71公里,主游径、生态过渡带及部分配套设施已于2025年1月27日前建设完成并移交滇池旅游度假区,根据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工作安排,由滇池旅游度假区负责运营,由项目建设总承包单位负责维护管养,目前全线投入秩序管理、路口值守、保洁和绿化管养等工作人员117人,投入巡逻车20辆,喇叭55个,救生衣、救生圈50组,发放安全告知书300余份,累积清运垃圾量约500吨,总体上管理有序顺畅。

五、系统治理、综合治理

一是抓好滇池湖滨生态建设。自2008年启动以环湖生态带区域为核心的滇池湖滨“四退三还一护”生态建设工作以来,累计完成退塘、退田4.8万亩,退房233万平方米,退人3.35万人,建成滇池湖滨生态带6.29万亩(其中湖滨湿地57个、面积4.57万亩),滇池环湖初步形成了平均宽度约200米的闭合生态带,植被覆盖率从2007年的约13.1%提升到现在的约81%,滇池湖滨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植物物种从232种增加至303种、鸟类从89种增加至175种、鱼类从23种增加到26种。其中,2021年以来,先后实施完成草海1、3号片区湿地(一期)、宝丰半岛湿地(一期、二期)、星海半岛湿地(二期)、草海3号片区湿地(二期);完成星海半岛湿地一期提升改造;完成西山区滇池西岸西华、观音山南、观音山北湿地建设;完成官渡区星海半岛、度假区海洪、晋宁区淤泥河、渠东里、古城河5块湿地引水、布水系统优化;完成度假区金线鲃栖息地修复及鸟类保育区完善工程;启动实施官渡区福保半岛湿地建设,目前通过提级论证、正在办理项目环评审批和初设批复,计划2025年12月前完成。强化湿地日常管理维护,按照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滇池沿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工作方案》,以整体共建方式,推动湖滨湿地统一移交由滇池度假区管护,进一步理顺体制、提高管护效率,目前环湖58块湿地已有50块由滇池度假区实质性接收并进行管护;参照《滇池湖滨湿地管护规程》《滇池湖滨湿地监测规程》等标准,强化湿地日常管护,及时打捞湿地水面漂浮物、清理垃圾,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通过集中专项清除处置、常态化防控等举措,强化外来入侵物种清理,保护滇池沿岸湿地生态系统。

二是抓好农村污水治理。按照分类分区、突出重点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做好滇池沿岸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目前,《滇池沿岸美丽乡村(重点村)名单》中的滇池沿岸46个重点村均已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其中,40个村的生活污水已纳管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6个村自建污水处理设施(一体化设施、三池、生态塘、回用池)进行处理。

三是守牢三条底线。坚决守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底线,避免出现大棚房、土地撂荒、农地非农化等问题,注重农田景观的打造,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兼顾农田的生态和景观功能,打造集生产、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业观光区域,吸引游客进入村庄,用村庄消费收入反哺农田投入。坚决守好宅基地政策底线,严格按照村庄规划批房建房,对闲置住房进行统一登记、管理和运营,通过引入专业管理团队和运营模式,提升房屋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坚决守好滇池保护底线,不让“一滴污水、一片垃圾、一块粪污”进入滇池。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增绿补绿、推进质效提升。充分结合环湖各片区的自然特性、污染特征及存在主要问题,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对滇池湖滨还未实现生态带完整闭合的区域查缺补漏、增绿补绿,对已建成投入运行的湖滨生态带,强化调研分析,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优化分水布水系统、调整植物种类布局、细化植物周期性管理等措施,推进提质增效。加强已建湿地运行管理,将沿湖水质净化厂尾水、河道水、区间汇水引入湿地,充分发挥湿地拦截、净化功能,着力提升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加快推进滇池典型水域生态修复工程示范,逐步推进湖内水生态恢复。坚持内延外扩,注重有机衔接、彰显整体效应。在合理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推进湖滨生态带内延外扩,与滇池绿道建设,滇池生态保护核心区退出事项、逐步退出的历史遗留事项和生态保护缓冲区逐步退出事项整治,滇池周边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衔接,力求做到相辅相成、协调推进、功能互补,推进环滇池湖滨生态带整体效应全面形成。

二是按照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效工作的通知》,参照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指南》(DB53/T1163-2023)、《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昆明市《滇池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技术规范》(DB5301/T118-2024),按照分区、分步实施的指导思想,指导滇池沿岸各区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提升完善,加强设施日常运行维护管理。

三是加快项目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推动重点文旅项目落地实施,力争“金普顿”高端度假酒店,松赞城市昆明项目、Snow peak高品质野奢营地、沉浸式演艺项目“鄯阐城”等项目今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或建成开业,实现滇池旅游黄金岸线打造取得重大进展。

四是加快新业态落地。开展“滇池秀美业态”评选大赛,持续增强环滇池沿线的投资吸引力。依托环滇绿道、水上交通航线有效串联沿线文旅生态资源,聚焦低空旅游场景应用,探索发展载人无人机旅游、飞艇旅游、滑翔伞等低空经济相关项目,全面提升滇池旅游黄金岸线游览体验。打造更多适合旅游市场、顺应游客消费心理、满足游客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把环滇池旅游线路打造成为游客来昆必去、必看、必游的山水风光核心旅游目的地。

五是加快推动文化赋能。深入研究挖掘沿线古村古镇、民族特色文化、革命文化、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消费新产品、新场景进行有机结合,培育一批经典文旅融合线路、项目和产品。例如:徐霞客游线、西南联大滇池游线等,着力打造环滇池文化景观带,提升环滇池旅游产品内涵,让环滇池旅游线路不仅是山水风光之路,更是历史人文之旅。

六是持续推进重点村提升改造工作。加强与社会各方的积极合作,把城市动能引入滇池沿岸乡村,按照生态保护、产业调整、农民增收等目标,持续推动46个重点村总体提升,打造打卡点,景观改造提升点位,建设与高校合作的教学实践基地、研学基地,进一步提升村庄景观、加快产业转型、塑造旅游品牌,推动滇池沿岸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转化为“金山银山”,将滇池沿岸重点村打造成为滇池保护生态价值实现的样板。二是全面推进重点村精品民宿和产品线打造。完成嵌入式开发精品旅游路线打造6个村共9个点位,精品民宿10个村共13个点位打造工作,以滇池绿道助推滇池旅游黄金岸线打造,从而全面推进重点村精品民宿和产品线打造。

感谢您对昆明市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刘青,0871-65311103)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6月25日



Copyright © 2019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7000700号 政府网站标识:5301000067

滇公网安备 530191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