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妍、彭华、杨丽、张美利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请市级部门补齐东川区北部自然野趣旅游线路短板的建议》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牯牛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牯牛山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安全防护、智慧管理、服务配套”三大方向推进。一是由碧谷街道牵头,利用500万元东西部帮扶资金实施基础防护项目,已完成通电工程、光伏移动通讯工程及垭口平台2个帐篷建设。当前正推进垭口平台区域配套建设,包括装配移动公厕、移动水箱,铺设山顶至垭口公厕供水管道,建设垭口至紫霞宫步道(含防腐木围栏、安全护网、防滑挡墙等安全设施)。二是由东川区文旅投公司与移动公司合作建设沿线89个智能监控(投资约380万元);区文旅部门同步申请航天科工帮扶资金,在八角地、梅子村、李子沟村、紫霞宫区域安装东川区全域旅游综合应急监控通讯项目。三是根据东西部资金后山基础设施建设结余情况,后续将重点推进原箐口村委会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接待大厅升级、门票及进山门禁卡口设置,完善游客服务功能。
(二)妖精塘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妖精塘片区因未纳入旅游开发规划且不符合建制村通村公路政策覆盖范围,道路改善暂不具备实施条件,当前建设以“基础保障”为核心。一是通讯覆盖。妖精塘片区已纳入移动政企预覆盖项目。将以滥泥坪一楼无线机房为接入点,建设6条互联网专线,预计6月底完成预覆盖建设;同步推进光伏基站建设,预计9月底前完成基站建设,实现核心区及周边山路5G信号全覆盖。二是推进“东川区防灾减灾应急指挥体系建设项目”,在妖精塘片区安装监防系统。三是定期组织面向党员、干部、社会爱心志愿者的妖精塘片区环境卫生清洁活动,维护妖精塘环境卫生。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政策扶持。昆明市聚焦“文旅消费激活、产业提质升级”,多维度强化政策保障。
一是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国办发〔2025〕2号)文件精神,市文旅局正在牵头制定相关繁荣文旅消费、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对获得国家级、省级旅游相关品牌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4A级旅游景区创建、旅游度假区创建、五星级酒店创建、等级民宿创建等)及经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财政局同意的其他旅游品牌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重点培育文旅市场主体、丰富优质产品供给。
二是研究制定相关的贷款贴息实施细则,对A级景区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智慧旅游项目(如服务个性化、消费网络化、管理智能化场景)、及创新场景体验、培育文旅新业态培育等纳入昆明市文旅产业项目库且符合条件的项目,采取“先付后贴”方式给予贴息资金支持。
三是近年来,昆明市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持续强化旅游厕所的建设与管理。截至目前,全市纳入“全国旅游厕所管理系统”的旅游厕所达1002座,其中新建736座,改建266座,实际投资4.3亿元,政府补贴1.5亿元,且在全市电子地图上的标注率达100%。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1个旅游服务中心,其中东川区有2个;共有4个旅游集散中心。
四是为支持东川区北部自然野趣旅游线路建设发展,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2025年分别争取国家旅游发展基金40万元、20万元,用于东川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正在系统梳理全市传统景区改造提升项目资源,同步编制高质量文旅招商引资手册。计划通过举办专题招商引资座谈会,面向国内外文旅投资商、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重点对象,精准推介昆明市景区改造提升项目,着力吸引优质资本、知名文旅品牌及专业运营团队入驻。通过强化资源导入与品牌赋能,全力推动东川区北部自然野趣旅游线路打造。
(三)专班统筹与线路打造。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议部署,昆明市于2024年4月10日成立市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工作专班,自专班成立以来,围绕打造“六条黄金旅游线路”开展相关工作,重点之一是打造昆明北部县区自然野趣旅游路线,市旅产小组工作专班主动作为,统筹谋划,前期共组织召开7次专题研究会议,同时听取所涉县区文旅局,行业内专家、学者,景区、酒店和餐饮名店等旅游市场主体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按照“先梳理旅游资源,再布局旅游业态”的工作思路,专班认真梳理北部县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现有资源情况,积极布局北部县区自然野趣旅游线路空间规划,以其推动北部县区自然野趣旅游线路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2025年4月7日,专班在前期与市交运局工作衔接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开展黄金旅游线路交通规划专题研究的通知》下发至市交运局,拟请市交运局结合片区旅游资源、交通运输服务等情况,对石林-九乡地质奇观旅游线路以及昆明北部县区自然野趣旅游线路开展交通规划专题研究。下一步专班将针对北部自然野趣旅游线路具体问题持续做好相关工作。
感谢你们对东川区北部自然野趣旅游线打造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刘青,0871-65311103)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