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早阳委员:
您提出的政协昆明市第十四届四次第144150号《关于昆明城市文化“出圈”的建议》已收悉,我局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教体局、文联等单位研究后,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昆明城市文化“出圈”的提案。昆明,作为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备发展城市文化并使其出圈的坚实基础。面对当前国内各大城市依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策划打造活动并取得成功的现象,昆明有着自身的发展优势,同时也需要借鉴周边城市及国内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
一、昆明城市文化与周边城市文化
成都以川菜、大熊猫、三国文化、三星堆等文化元素为核心,在国内外都取得了极高的知名度。成都的宽窄巷子、锦里等街区的打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吸引了大量游客。其利用“老成都”的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等元素,打造出了极具特色的城市文化IP。例如成都国际美食节,依托川菜这一美食文化标签,不断拓展活动的丰富性和互动性,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美食爱好者与网络达人参与,极大地提升了成都的城市文化影响力。
在国内,像西安这座城市,借助丰富的历史遗迹如兵马俑、古城墙等,以历史文化为主题打造出一系列成功的文旅活动,大唐不夜城、长恨歌等历史文化元素的成功经验,都为昆明城市文化出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再如山东淄博、甘肃天水、四川成都等网红城市文化,受到广大游客追捧。
二、昆明城市文化发展优势与机遇
昆明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26个少数民族聚居于此,各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手工艺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例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这些都是极具吸引力的文化元素。同时,昆明的历史文化如西南联大文化,也有着深厚的底蕴,可以从这些地方挖掘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此外,昆明在影视方面也有发展的潜力。云南的自然风光和多元民族文化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优质的素材。昆明可以进一步挖掘影视资源,以美丽的自然风光、影视拍摄、城市网红打卡地带动整座城市文化的发展与广泛传播。
三、昆明城市文化“出圈”工作开展
1.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以昆明传统民族节日和重大节庆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元素为主的文化艺术演出活动。除了传统的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白话三月三山歌节等活动,还可以增加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例如在民族节日期间,举办民族文化创意集市,展示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并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具有昆明特色的文创产品。近年来,市委宣传部扶持了昆明市郑和国际文化旅游节、大型长卷中国画郑和下西洋等名人品牌文化产业相关项目,举办了春城文化节、聂耳音乐合唱周、郑和文化旅游节、春城之乐·城市音乐会、等众多品牌文化活动,鼓励支持企业围绕讲好“五个故事”、郑和、徐霞客、《大观楼长联》设计开发文创品,积极助力文旅产品生产和剧目创作,进一步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
2.打造城市文化主题街区。参考成都的宽窄巷子等,昆明可以在市区或旅游景点周边打造民族文化主题街区,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建筑风格、美食文化等,让游客能够全方位体验昆明的民族文化。对西南联大旧址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和开发。建设西南联大文化旅游景区,设置更多的互动体验项目,如西南联大历史博物馆中的虚拟现实体验等,让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西南联大文化。整合昆明的历史文化景点。如翠湖、讲武堂周边的人文景观,打造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并且在线路中融入城市现代文化元素,在主要商业各地区、昆明老街开展现代艺术展览等,使传统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
对环滇池沿岸的文化和美学元素进行系统梳理,探索在环滇池沿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植入文化美学元素。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沿滇池沿岸打造特色文化场景,举办时尚文化活动,小渔村、海晏村等环滇村落成为融乡韵乡愁和人文山水于一体的景区文化空间新样本,引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3.利用影视资源推动文化传播。积极吸引影视制作团队来临拍摄。就外地来昆拍摄剧组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昆明市影视拍摄服务中心及行业协会作用,搞好全面服务,鼓励影视公司来昆明、选择昆明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作为拍摄背景,同时引导影视公司进行昆明城市文化的植入,如在当地演员的选择、剧情中融入昆明方言等。以影视作品为依托,开展影视文化旅游。开发以影视作品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如丽江市《木府风云》取景地旅游线路,设置专门的影视主题民宿等,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深入挖掘昆明的古滇文化、民族音乐文化、滇池文化等资源禀赋,做好传承创新、活化利用文章,用“文化”讲好品牌故事。“滇池”、“翠湖”等自然元素,“聂耳”、“郑和”等人物元素,“西南联大”、“陆军讲武堂”等历史元素成为昆明最闪亮的文化符号,为宣传昆明文旅提供了具体的形象标识。组织开展创意昆明、中国昆明金茶花文创设计大赛等文创活动,举办昆明高原半程马拉松、昆明滇池国际龙舟争霸赛等品牌体育赛事,全力打造昆明聂耳音乐合唱周、郑和国际文化旅游节、春城文化节、蓝花楹文化艺术节等30余个具有昆明辨识度的城市文化品牌。
4.运用新媒体进行城市文化营销。建立昆明城市文化官方账号,利用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等,制作高质量的城市文化宣传内容。如拍摄昆明民族文化的舞蹈表演、聂耳交响乐团城市音乐会文化品牌、昆明非遗及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等内容,吸引更多的网民关注。与此同时,和流量大、口碑好、素质高的网红、自媒体开展各类合作,开展城市文化直播活动。通过直播展示昆明的民族文化节庆、美食制作、历史文化景点等内容,增强互动性与吸引力
5.配套政策为城市文化的出圈护航。学习借鉴成都、淄博、西安等城市文化活动经验,由政府层面出台一系列政策:主要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景区开展免费开放日、昆明城市形象魅力展、城市文化艺术等产品推介等活动,在景区景点向游客作专门的推介。
针对您在提案建议一中所提及的“借鉴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通过《三体》小说爆火的经验,进一步创作动漫、影视、短剧等文艺作品,打造相关优质IP”以此推动昆明相关历史人物、古滇国考古等优势,联同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等单位开展主题文学创作和采风活动,以期能创作出更多宣传昆明建城史、城市文化发展脉络的文学作品、影视歌曲等文艺作品。昆明市文联继续举办“昆明文艺周”活动,如今已连续开展5年,参与群众线上20万人,线下300万人次;结合昆明市教体局协办意见,昆明市中小学加强各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积极推动学校与博物馆、民族博物馆等历史文化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依托辖区内21所红色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场馆的资源优势,构建以“翠湖红色教育圈”为核心的馆校合作教育体育局,开展特色的“行走的思政 课”研学实践活动。
下一步:我局将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帮助下,积极推进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和业态;促进文创园区提质增资,加快推动振华1958摄影文创园、春雨937视听产业园、云纺老园区等项目建设,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继续办好城市各大文化品牌活动,吸引市民和外地游客广泛参与。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深圳文博会、长三角文博会等重要展会,加强昆明特色文旅产品宣传推介,提升春城文旅影响力和美誉度;强化城市文化出圈宣传营销手段,加强与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利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邀请博主、旅游达人到昆明体验民族文化,分享昆明文化体验,打造热门话题,提升昆明文化对外吸引力、影响力。
再次感谢您的提案,期待您继续为昆明城市文化发展提出宝贵的建议。
(联系人及电话:胥宗虎,0871-65360768)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