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关于政协昆明市十四届四次会议第144280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6-27 14:49

夏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昆明市民间演艺市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经我局认真研究,结合近年来昆明市民间演艺市场和演出经济发展现状,现答复如下:

一、昆明市民间演艺市场现状

近年来,昆明市演出市场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演出活动数量、类型呈逐渐增多趋势,内容也涵盖了话剧、音乐剧、舞蹈、交响乐、脱口秀等多种形式。同时,一些民间演艺团体也逐渐崭露头角,凭借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接地气的内容吸引了众多观众。然而,目前昆明市民间演艺市场也面临一些问题。在资金方面,民间演艺团体融资渠道单一,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来开展演出活动、培养人才和更新设备。在走市场方面,存在市场主体发展不够成熟,市场竞争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等问题。此外,演艺场地不足、演出人才短缺等也制约着民间演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昆明市目前相关剧院(场)和演出机构情况。目前,全市总共有剧院(场)38个,其中在营剧院(场)32个;公有制剧场21个,非公有制剧场17个。综合剧场12个,小剧场6个,庭院剧场7个,音乐厅1个,会议和演出兼容剧场3个,景区剧场3个。其中:大型专业剧场1个(云南省大剧院大剧场1323座);中型专业剧院(场)6个,分别为:呈贡区文化艺术中心剧场(1000座)、昆明剧院大剧场(980座)、春城剧院大剧场(999座)、艺术剧院(999座)、胜利堂剧场(800座)、云南大剧院音乐厅(780座)。景区旅游演艺剧场3个:古滇欢乐世界民族剧院(1071座)、云南民族村剧场(1000座)、晋宁区古滇欢乐世界特技专业户外实景特效剧场(3000座)。在建、筹建剧院(场)4个,分别是:云南艺术学院呈贡区剧院(1100座)、云南省民族文化宫剧场(700座)、空港文化广场大剧场(2000座)和西山区玉观音寺庭院剧场。

昆明市演艺(演出)市场情况。根据运营企业提供数据,2023年全年在营剧院、剧场共演出3285场次,接待观众约167万人次,场均观众508人次,平均上座率达65%,演出收入4476.7万元(不含场地其他经营项目收入)。其中,全市在营的7个庭院剧场共开展演出409场次,接待观众5万余人次。

近年审批商演情况。其中:2022-2024年,昆明市营业性演出活动2022年114场9431次;2023年261场8636次;2024年截止8月9日,343场5745次。2024年1月-8月13日,演出市场行政审批:文艺表演团体业务申请数12220件,审批通过率99.2%,演出经纪机构业务申请数8473件,审批通过率99.12%;演出场所经营单位业务申请数1089件,审批通过率98.28%。

存在问题:暂不具备举办大型(3万人以上)演唱会体育场馆。由于昆明体育中心建设项目还在前期阶段,拓东体育场(省体育场)、市体育场(看台座位约2万)正在进行改造提升工程。目前,昆明现有体育场馆暂时不具备举办大型演唱会条件(室外体育3万人、室内体育馆1万人)。

二、民间演艺未来发展前景探究

2024年,一线大牌明星和流量明星来昆明举办个人演唱会也在正逐步增多,昆明举办了五百里音乐节、水纵横音乐节、石林火把节彩虹音乐嘉年华、滇池东岸咖啡嘉年华系列户外音乐会和演唱会、康姆士TOUR“致飞行女孩”、致敬黄家驹Beyond、黄绮珊“晚霞·不晚”演唱会(昆明站)、海来阿木昆明站演唱会等大、中型户外音乐节(演唱会)。仅2024年1月至12月期间,审批营业性演出达598场共15650次,参演人员达8982人。

2025年第一季度,昆明市共承接营业性演出3场,总营收为3800万(昆明大观楼灯会、时光classic演唱会),以及今年3月林忆莲巡回演唱会、4月林宥嘉、5月刘若英、任贤齐多位明星来昆举办演唱会。

昆明市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庞大的消费群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民间演艺市场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政府也将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和市场培育,让昆明市民间演艺市场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昆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举措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通过依托相关优惠政策,从政府层面和社会各阶层获得相应的扶持资金,用于支持民间演艺市场的发展。资金重点用于演出剧目创作、人才培养、演出场地建设等方面。

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间演艺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民间演艺企业通过上市、股权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开设相关专业,培养适应民间演艺市场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三是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健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对演出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引进省外先进市场演出机制,引流一批“网红”演艺模式,结合昆明民间演艺经济发展和实际,形成昆明特有的城市文化和民间演艺市场体系。扶持和鼓励民间演艺团体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演艺品牌,通过品牌宣传和营销,提高知名度。

四是培育市场主体:支持民间演艺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间开展合作与交流。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民间演艺品牌。加大对演艺场地的建设和改造力度,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化的演出场馆,满足民间演艺团体的演出需求。

五是给予税收补贴:针对民间演艺产业 ,现行税收政策如下:针对民间演艺产业,现有税收优惠政策如下:根据《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文件附件3规定:“一、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十一)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美术馆、展览馆、书画院、图书馆在自己的场所提供文化体育服务取得的第一道门票收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条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与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下一步,我们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落实好现有优惠政策,确保民间演艺团体和相关企业对税费优惠政策应享尽享,促进民间演艺市场规范健康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总之,我们将以您的提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昆明市民间演艺市场的支持和引导,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昆明市民间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为昆明市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及电话:胥宗虎,0871-65360768)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6月6日


Copyright © 2019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7000700号 政府网站标识:5301000067

滇公网安备 530191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