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茵代表:
您在昆明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关于打造精品区域性图书馆的建议》(第153269号)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昆明市现有市、县级公共图书馆1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41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676个,已建立起全市统一、协调有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新格局,全市公共文化场所设施网络达到全面化、标准化、合理化,设施配套完善,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服务平台。您提出的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和打造精品区域性图书馆的建议对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二、建议办理情况
(一)改善服务环境。目前,昆明市图书馆对所有市民开放,凭身份证即可办理借书还书手续,图书馆配备了自助借书还书设备,同时,采用积分制的方式,与是否按时还书挂钩。此外我市公共图书馆均设有儿童阅读区域。
(二)创新服务方式。近年来,昆明市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环境微改造提升,突破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联合社会力量打造了一批集跨界融合、资源共享、模式创新于一体的“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业态、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为广大市民提供各类主题的文化沙龙、读书会、亲子阅读、手作体验等订单式服务,开展非遗文化、文创产品的展出和宣传,成为网红打卡地、城市文化新坐标,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2022年,全市共建设158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其中昆明市图书馆创新“阅读+金融机构、阅读+校园、阅读+社区、阅读+酒店民宿”的运营模式,建成以阅读引领、扎根基层、多元融合的15家新型公共阅读空间—— “觉晓书房”,开展了共读经典书籍、巧手做花灯 幸福迎元宵——亲子手作体验、书游昆明、手记春城等活动,受到市民的欢迎。
(三)提升服务效能。昆明市建成了一批24小时城市书房,如昆明市图书馆24小时城市书房、云纺24小时城市书房等,实现了24小时借还书。部分公共图书馆设置了智能书柜,实现了无人值守、自助借还等服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昆明市将推动公共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环境提升工作,加强工作人员职业素养,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延伸公共图书馆服务半径,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为群众创造良好阅读环境,建设书香春城。二是继续打造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立足城乡特点,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间,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创新打造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业态,营造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
感谢您对我市文化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及电话:段钟一,0871-63962801)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