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艳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深入挖掘翠湖周边历史文化内涵,擦亮文化名片的建议》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昆明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翠湖是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昆明的眼睛”,更是历史上民族文化融合、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东南亚文化辐射区域的集中体现。翠湖片区集中保存有云南陆军讲武堂、昆明卢氏公馆、云南省科技馆、袁嘉谷旧居等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为昆明建城以来政治、文化重要事件发生的核心区域,具有重要的历史、美学和社会价值。为昆明城市营建和山水文化的核心要素,体现了自然与城市互融共生,是昆明历史城区“小三山一水”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昆明城市中心最为重要的公共空间。
二、建议答复情况
一是在2007—2011年实施的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对翠湖片区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梳理出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43项,现存状况良好。
二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市政协的支持下,《翠湖周边历史文化片区整治提升规划》于2016年11月省政府专题会议审议通过。2017年,我市开展了翠湖周边历史文化片区整治提升一期示范工程,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积极做好指导和配合工作。翠湖周边历史文化片区整治工程以洗马河公园建设、先生坡、景虹街环境整治为重点,通过局部恢复“洗马河”历史水系,实现翠湖水系通过洗马河、篆塘河、草海与滇池相连的生态格局再现。2018年,翠湖周边历史文化片区整治提升一期示范工程完工并向市民开放,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三是我市2020年启动了《昆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2020-2035)》方案编制工作,《昆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2020-2035)》方案在上版对历史城区(含翠湖周边)研究基础进行了再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圈”(小三山一水历史文化圈)、“一环”(明清云南府城城垣绿环)、“一轴”(传统中轴线)、“一带”(大观河历史文化景观带)、“一廊”(教育文化遗产精粹展示廊道)的昆明历史文化展示极核,重点打造以翠湖为核心的“一圈”、“一带”、“一廊”:恢复“三山一水”视廊的公共开放性,串联圆通山、五华山、大德寺双塔、翠湖之间的步行公共空间,打造街巷整体风貌;依托翠湖文化资源,积极推进环翠湖博物馆群建设;形成串联翠湖周边的红色文化资源的路线,强化景观叙事设计,展示红色记忆场所的精神内涵。
四是翠湖·讲武堂“AAAA”旅游景区作为凝聚昆明城市文化价值的核心区域,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历史文化传承、发展,不断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在今后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中,重塑昆明城市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主题文化空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景区和旅游地标,向世界展示春城昆明历史文化、人文乡愁、园林艺术、自然生态、爱国情怀的“文旅融合”大美魅力,努力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的“云南样板”。市公安局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现场调研工作要求,于2021年9月配合五华区完成了翠湖片区机动车限行管理试点方案的编制,目前五华区正在有序推进翠湖片区改造提升的后续工作。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我局将积极配合五华区、市城改办负责开展的翠湖片区整体新提升工作,切实发挥好自然资源规划支撑作用。同时将按照市城乡规划领导小组会对《昆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2020-2035)》方案审议要求,会同贵局按程序做好后续报请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省文物局审查和自然资源部、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审查备案及省政府审批等工作。确保“关于深入挖掘翠湖周边历史文化内涵,擦亮文化名片的建议”所提建议内容,在总体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研究层面和具体实际工作得到不断落实和强化,让翠湖更“亮”、更“美”、更“灵动”。
二是引导博物馆在保持原有职能的基础上,在文化旅游政策和环境的框架下,研究、分析自身阶段性特征和问题,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打造“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路径,加强在城市发展中文化定位研究,在改造中为各类休闲旅游活动留出场所空间,积极与文创产业相结合,采取合作、授权、独立开发等方式开发休闲旅游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
三是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大力宣传翠湖博物馆群落项目建设,形成有利于工作实施的正确舆论引导。推动博物馆与文化、旅游、商贸的网络宣传平台、云平台、大数据平台的接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推介博物馆群落项目、展览、活动信息。建设博物馆群落的流动展览活动,将博物馆群落内各类博物馆的展览、展示由馆内展示,拓展到进社区、学校、单位。建立公共空间、商业空间对于博物馆群落展示的支持机制,通过利用公共场馆、公园景区、大型商业体建设流动展示平台等方式,有效提高民众对于博物馆群落的知晓度。积极推动不断加大博物馆群落内各类博物馆的馆际交流项目,积极扶持各类博物馆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展示活动,不断提升博物馆群落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昆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8月26日
(联系人及电话:赵猛,0871-6533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