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举等代表(官渡区政协,民建集体提案):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民宿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 》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提案指出了发展民宿产业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对昆明市近年来民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办证难、管理不规范等制约因素,以及重模仿、轻创意,主题不突出,特色不明显,餐饮质量不高、服务响应较慢、互动体验感不足等大部分民宿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同时,对民宿产业的发展提出了6点发展建议。经我局认真研究,认为提案对民宿产业的发展现状调研深入,问题分析透彻,措施建议有力。对我局的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以上意见,我局均给予采纳,同时针对所提建议,我局提出以下办理意见:
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我局认为现行的工商部门进行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公安部门进行特种行业许可证管理,卫生监督部门通过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进行管理,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主要对企业进行等级评定和复核工作,住建部门负责指导工程质量安全和消防安全验收。虽然各部门都从各自职能对民宿进行了管理,到达了各自的管理目的,但是在对民宿产业的发展指导上仍然缺乏统筹谋划。对于这个问题,我局已经开展了两年的《民宿管理条例》的立法调研,但最终因为缺乏上位法支撑,人大暂缓了该条例的立法计划。“十四五”期间,我局计划以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对目前急需解决的主管单位不清、审批办证流程不畅、日常检查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进行研究规范。已将出台《昆明市旅游民宿管理办法》列入“十四五”昆明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出台计划,计划将于2022年完成管理办法的制定并正式出台。近期,我局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的授权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对各部门的行政审批流程进行梳理,对其中存在的瓶颈环节和关键法规适用性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政策解读和明确,形成民宿相关证照办理的指导意见,统一公布联动审批工作流程,从营商环境方面为民宿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对具有一定旅游民宿经营规模的旅游民宿聚集区由当地政府牵头组织治安、消防、市场监管、城管、卫健、交通、文旅等部门进行联合指导,集中解决旅游民宿发展中遇到的消防、特行、卫生等证照办理问题。积极发挥基层政府和农村经济组织在推动民宿行业发展方面的主体作用。
二、进一步做深文旅融合的大文章
发掘、活化并提升民宿的文化内涵、优化民宿景观、延伸民宿产品、提升民宿品牌,进而招徕客人、留住客人、愉悦客人是民宿行业发展的基本路径,我局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发展旅游民宿,并以此作为深化文旅融合的抓手。旅游民宿作为休闲旅游基本六要素中“住”这一产品的新形态,自然离不开主题文化。我们认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俗的就是大众的,民间的就是市场的。但是,对于“民”字系列文化不是拿来就用,如果单纯地摆设一些农耕文化遗留下的风物,显得过于初级和低档,而应活化一些带有地域文化的风俗、风情、风味的产品,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文化创意,亦即文创。下一步我们的主要工作思路是:
(一)利用“民宿 文化”打造沉浸式演艺活动。可以在当地土特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标志性的文化或在文化载体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包括民宿建筑风格、在地建材、内外装修、标识标牌、空间布局、景观小品、设施用品、伴手礼、游乐活动、推广宣传等一系列涉及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全要素的领域。我局将着力打造住宿业文旅融合新产品。充分利用旅游民宿和精品酒店庭院引入昆明市成熟的小剧场、庭院剧、情景剧等演艺产品,如“钱南园”、“闻一多”、“聂耳”等成熟作品,通过与客房的整合销售提升客房的收益能力。或整合惠民演出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惠民服务产品的方式,将庭院内小剧场演出的部分门票作为文化惠民产品由政府统一采购后免费提供给外地游客,在提升文化产业公共服务水平,创新文化惠民方式的同时提升旅游民宿和精品酒店的产品吸引力,从而促进住宿业营业额增长。年内计划在官渡古镇、滇池度假区、空港经济区选点打造三个“住宿 演艺”示范点。
(二)围绕民宿游客消费需求不断引入文化体验项目完善配套服务。发展民宿的关键在于重视引入特色文化、重视生活方式经营。要利用乡村独特的生态环境与生产资源、文化资源、人缘资源,打造可持续发展模式,重视个性化定制服务,为用户不断提供创新的田园生活体验。我们也计划将引入一批非遗项目进入民宿,作为文化展示项目或者旅游体验甚至研学体验项目,进一步挖掘和打造民宿的文化消费产品。为文化资源提供市场化推广渠道,让文化促进旅游民宿的品牌打造和服务提升。同时,我们将针对乡村民宿发展普遍存在的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等发展瓶颈,支持空港严家庄、官渡古镇等民宿聚集区引入管理公司进行统一运营或进一步提升运营管理能力,探索城镇民宿和周边商业的整合运营模式,探索乡村民宿整村推进发展模式,实现民宿的聚集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三)审慎推进民宿行业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民宿有两个基本特点,民宿是最讲究非标准化的:一是市场层面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个性化源于文化主题,文化主题又延伸并统领个性化产品;二是资源层面民宿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个性化的属性,这一特性源于原住居民、原生环境、原态风貌、原乡风情、原味风物。针对软件服务提出过多的标准化要求会干扰一个行业或产业的正常发展。对于民宿行业,硬件标准和规范会淡化甚至冲击个性化产品。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将采用“负面清单”的管理方式,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禁止和限制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对于民宿建议只规定“不要做什么”,不规定“要做什么”,以防止行业管理“一限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多给从业者一些自主权。
三、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目前,昆明市旅游民宿与精品酒店协会已经成立,现有会员44家,开始发挥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将继续推进行业自律管理和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行业自律管理制度。通过制定行业自律公约、行业内的安全、卫生、市场秩序、服务质量、投诉处理情况等交叉检查制度等方式加强协会的自律管理能力,为相关政府管理规章和立法工作提供先期管理实践经验。我局将指导昆明市旅游民宿与精品酒店协会持续推进行业自律管理和标准化建设、开展政策宣贯和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做好市场营销打造行业品牌,打造民宿统一营销推广平台、开展精品民宿专题宣传,开展产业形象提升等活动。通过定期邀请省内外民宿行业主管部门领导、行业专家、民宿连锁品牌负责人、民宿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文化名人、网络名人、文创人士和新闻记者等以行业沙龙形式,为昆明民宿发展定位及发展方向建言献策。
感谢您对旅游民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联系人及电话:文艺儒 0871-67156357,13708878484)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