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关于昆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134348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0/12/08

张聪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勇渡难关、“危中求机”推动文旅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收悉,针对您提出的当下旅游业发展六点建议,现将我局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因地制宜、高位统筹、完善对策研究、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针对今年以来的疫情影响,全市旅游行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行业发展”,市文旅局一方面指导全市旅游企业做好全行业的疫情防控宣传教育,认真做好复工复产工作,尤其是指导旅游企业做好文旅部恢复省际间旅游活动工作。另一方面抓紧研究和积极落实疫情过后恢复文旅行业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工作,重点谋划好下半年文旅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工作,完善旅游景区和文化场馆的讲解体系和服务功能,支持旅行社等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等工作。

目前,我市25个A级景区全面恢复开放,重点推进的48个在建文化旅游项目均实现复工复产。我市37个注册备案博物馆有26个恢复开放。除西山区图书馆因位于学校内,出于安全考虑未开放以外,全市1896个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均已全面恢复开放。全市各类中、小型演出活动恢复审批,网吧及文化娱乐场所全部恢复营业,全市272家旅行社除对中、高疫情风险地区及出入境旅游以外的其它经营业务均已全面恢复。上半年,我局积极鼓励旅行社开发省内组团游市场;7月底恢复国内跨省团队游市场后,我市旅行社业务迅速复苏,加上各类扶持政策的叠加,企业经营正在逐步恢复。

二、完善应急保障机制、处置预案、完善防控准备

在推进旅游行业复工复产中,市文旅局高度重视日常防控制度的贯彻落实工作,制定具体措施,全力做好服务,引导全市文旅行业稳妥推进复工复业。我们先后制定下发了《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恢复开放工作指南》、《关于A级旅游景区复工复业的通知》、《昆明市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复工复业工作指南》、《昆明市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有序恢复经营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关于转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序推进文博单位恢复开放和复工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指导各地科学开展文化旅游有关领域复工复业工作。

三、打好组合拳、释放大礼包、引导企业自救

为扶持文旅企业恢复生产经营,省政府出台了《云南省支持文旅产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加快转型升级发展若干措施》,明确了文旅企业自用房产免征全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缓缴住房公积金,延期缴纳养老、工伤和失业保险费等减税降费政策。这些政策绝大部分均是扶持文旅企业发展的有用政策,包括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大企业信贷支持、加快推进温暖率业态升级、建立项目推进激励机制、完善市场推广机制等内容。其中,将降低企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对文旅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将给予贴息补助,优惠旅游景区门票并给予资金补助,对旅游重大项目投资企业按年度实际投资额度比例进行奖补、支持开展系列市场营销活动等。

在市级层面,市政府下发了《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企业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若干政策的通知》、《关于加快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等措施。从提高防控物资保障能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稳定职工队伍、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引导全市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国家、省、市三级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对于我市文化旅游企业的复工复业和文化旅游行业的复苏注入了强心剂。我局积极对接省、市相关部门,对于这些政策进行了仔细研究、认真梳理,并结合文化旅游行业特点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指导和帮助企业积极申报办理相关扶持政策,确保各项扶持政策落地实施。

目前,我局已完成申报扶持奖励的前期摸底工作,积极动员和支持文旅企业申报相关扶持政策。同时,我局也正按照放水养鱼的原则,研究制定昆明市有关扶持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专项措施,争取市委、市政府尽早批准出台。

四、转化动能,提升引领、融入一盘棋发展战略,创推一机游的多元开发利用。同时,完善产业链协作,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满足不同分类的需求

提前谋划疫情后旅游业转型发展是当前我局的重要工作。一方面,我们将发挥重大文旅项目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文旅产业集聚发展。目前,昆明市确定了派拉蒙影视乐园、乐高主题乐园、华强方特文化科技园、恒大童世界等10个符合“四化”要求且创意新颖、带动性强、投资规模大的重点文旅主题项目,并按照一个项目一个服务团队、一套扶持政策的要求,优先保障项目建设要素,三年内投资总额1000亿元,确保十大文旅主题项目三年内建成接待游客,形成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核心旅游产品。另一方面,我们将引入优势企业,重点推进精品景区、休闲度假、智慧旅游等五类共计212个文旅项目建设,投入资金约2600亿元。其中包括康养度假项目建设,将实施近80个项目,投入资金1100亿元,重点建设滇池未来城、绿地梦云南等一批吃、住、游、购、娱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康养度假旅居项目;推进环滇池、安宁、宜良等温泉康养和现代医学康疗项目建设,打牢“健康生活目的地”品牌,实现“昆明旅游最健康”。未来2年内主城区将打造不少于50个都市夜游项目,促进昆明旅游由“日间旅游”向“全天旅游”和“健康旅游”转变。着力打造精品景区,将投入资金近270亿元,重点对云南民族村、石林风景区和世博园等11个传统景区进行提升改造,新建东川格勒湖等7个精品新景区,用现代科技提升改造讲武堂、升庵祠等传统文化景区,增强游客体验感,推动传统景区从“单一观光型”向“复合体验型”转变。着力推出旅游新业态产品,将投入资金400亿元,建设近50个多业态融合文旅项目,重点实施以印象滇池为代表的文旅融合项目、以八大高原体育赛事为代表的体旅融合项目、以康美健康城为代表的康旅融合项目、以新斗南花卉展示中心为代表的花旅融合项目、以国家植物博物馆和普洱茶博物馆为代表的博旅融合项目等。我们还将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在昆明设立一批免税购物商店,拉动旅游购物消费,丰富旅游产品业态,满足不同游客旅游需求,推进昆明旅游从“被动消费”向“主动消费”转变。着力推进半山酒店建设,计划建设滨水度假型、温泉康养型、山地休闲型、田园风光型等23个半山酒店项目,规划选址包括古滇名城、滇池未来城、轿子山、红土地、梁王山等地,总投资预计将超过10亿元,推进昆明旅游由“常规旅游”向“健康旅游”转变。目前,首批半山酒店已陆续开工建设,可按照今年“十一”、明年春节和“五一”的时间节点分批有序建成投放市场。我们还将引入大型平台型企业,与环线州市合作打造一批连锁半山酒店。着力拓展智慧旅游建设,我们将在“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基础上,深入实施智慧预订、智慧游览、智慧交通、智慧租赁等功能建设。用现代科技打造新型旅游产品,在石林、云南民族村、世博园等4A以上景区、绿洲大酒店等10家智慧酒店试行“一脸通”工程,实现“刷脸就行”旅游消费新模式,用科技赋能旅游全过程,将大滇西环线打造得更加智能、更加便捷。

五、危中寻机、提振信心、规划美好前景

昆明旅游业正在复苏,更高质量的发展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从抓基础、促规范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昆明旅游市场恢复奠定坚实基础。一是进一步加大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继续保持旅游市场整治高压态势,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云南省旅游从业人员“八不准”规定》,依法严厉查处发布和销售“不合理低价游”产品、组织和接待“不合理低价游”团队、指定购物场所、擅自变更游览行程、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二是贯彻落实好游客购物“30天无理由退货”工作,按照“应退尽退、便捷高效”原则办理游客退货,全力处理好游客投诉,维护游客合法权益,营造良好文化和旅游市场环境,进一步推进文旅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强化全行业素质提升和培训工作,我局将依托各行业协会,开设“如何创业转型”、“网红主播打造”等跨界培训课程,并从7月底开始组织开展昆明市2020年新导游岗前综合素质提升培训,下半年还将陆续开展一系列常规年度行业技能培训,持续提升全市旅游从业人员业务技能和素质,助力行业全面复苏。

感谢您对昆明市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联系人及电话:李源 ,手机号:13888208131)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