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昆明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关于对市政协13届1次会议第131479号提案的答复
2017/08/18

尊敬的张艳萍委员:

您在市政协13届1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升级昆明文化体育赛事活动的建议》的提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文化资源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目前,昆明市共有已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1个、历史文化名村(名镇)2个和市级历史村镇1个、20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86项。此外,昆明市还有注册备案博物馆32个,其中包括国有文物类博物馆14个,国有行业类博物馆13个,非国有博物馆5个。

(二)积极推进户外运动健康发展。经过努力发展,现已成立体育协会39家、俱乐部66家,户外运动俱乐部有11家。结合昆明市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和改进俱乐部管理,制定了俱乐部管理办法、赛事活动项目考核评估办法等等,积极推动市属协会、俱乐部的健康发展。积极调动和发挥体育协会、俱乐部的积极性,克服困难,走体育社会化路子。每年度协会、俱乐部共组织100人次以上大小赛事活动超过100次以上。

二、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根据昆明实际,大力发展各类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有效形成文商旅相互融合的发展格局和翠湖历史文化旅游片区整体形象,打造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名片。大力扶持如大观楼、金殿、黑龙潭等以保护、展示不可移动文物为主体的公园、景区景点发展。不断加强对如圆通寺、筇竹寺、盘龙寺和西山宗教建筑群等宗教文物使用单位的管理引导,有效保护了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和与其相关的文化、自然环境,充分凸显和展示了文物自身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开展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改造提升工作,加大陆军讲武堂、翠湖历史地段、云南大学历史地段以及片区内各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以历史地段保护规划、片区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片区文化发展规划编制为引领,着力开展整体环境综合整治,形成良好的历史文化氛围和文化旅游环境。

开展升级品牌赛事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市紧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我省的各项战略部署,依托我市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风情,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科学发展,不断拓展和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努力推动我市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蓬勃发展,逐步推进体育场馆和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整合体育、旅游资源,推动体育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尝试,打造了系列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品牌。目前昆明已形成的品牌赛事有: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中国东川泥石流国际汽车越野赛、宜良“68道拐”山地自行车爬坡挑战赛、中华龙舟大赛(昆明•滇池站)、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赛、昆明轿子山翻越挑战赛等等。同时还积极开展石林的斗牛、女子摔跤,安宁的吹枪、嵩明的舞龙舞狮、宜良的龙舟等独具地域特点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活动等等,其中马拉松赛事已经由银牌赛事升级为金牌赛事,中华龙舟大赛昆明站已成功升级为世界龙舟锦标赛。各类赛事吸引了大批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体育运动爱好者以训练、参加或观赏各类健身娱乐、体育竞技、体育交流等为主要目的到我市旅游,并以此带动了大批消费者和旅游爱好者到我市旅游观光,逐步实现了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相互联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传播奥林匹克文化,打造了一批社会效益显著的体育文化品牌活动,把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理念融入到体育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为精神文明建设增添力量,促进了体育文化协调发展。

户外体育俱乐部积极开展各类项目户外体育活动,结合昆明市的实际情况,目前昆明市户外运动主要以登山、攀岩、徒步、野营、探险、骑行等为主,举办比较成功的体育比赛活动主要有:环滇自行车赛、宜良“68道拐”山地自行车爬坡挑战赛、昆明轿子山翻越挑战赛、东川泥石流国际汽车越野赛、昆明十峰登山大会、家庭钓鱼比赛等等,引导更多的人参加户外运动。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您提出的对全域旅游发展的思考,升级昆明文化体育赛事活动的建议很好,给我们工作的目标及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很好地方向。打造和升级品牌赛事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目标,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办好品牌赛事,不断升级赛事品质,为我市体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联系人:昆明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竞训处  郑曙霏

联系电话:65311102


昆明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

2017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