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征集】“唱童谣,讲美德”——昆明市优秀童谣征集开始啦!
2017/04/27

斗虫虫,咬手手,鸡飞飞,飞到后院下个蛋,拿给妈妈做晚饭。

我喜欢,我喜欢,鸡蛋炒馒馒。

东寺街(gai),西寺巷(hang),茅司(茅厕)拐拐小楼上。


你还记得小时候的童谣吗?

现在能用昆明话念童谣的人少了,

就连童谣本身也很少有人提及,

那些记录着昆明文化历史,听上去亲切无比,

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童谣你还记得多少呢?


  为充分发挥优秀童谣愉悦身心、净化心灵、启迪心智的作用,丰富广大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的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通过唱童谣、学童谣、编童谣、演童谣的方式,充分展现未成年人良好精神风貌,引导未成年人从小做起,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努力成为品德高尚、富有理想、文明有礼、快乐健康、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接班人。“唱童谣,讲美德”——昆明市优秀童谣征集开始啦!


一、作品要求:

1.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良好家风校风、倡导勤俭节约等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的作品。

2.童谣作品要健康向上、通俗易懂、简洁明快,体现童心童趣,富有时代气息。

3.推荐的童谣须为昆明市内的作者创作,原则上为新近创作的作品。已经在往届优秀童谣征集推广活动中获得推广的作品不再推荐。新童谣要求由学生原创,教师适当指导。作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 

4.童谣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字内容,健康向上,语言生动,简洁明快,幽默风趣,琅琅上口,易于传唱,富有童趣,体现童真,具有时代性、文化性、地域性等特点。从少年儿童的视角,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童谣形式,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共文明的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统一起来,做到具有区域特色和文化特色,便于传唱和推广。

征集内容分为四类:

(1)品德建设类:重点是热爱生活、行为习惯、文明礼仪、孝亲敬老、社会公德等方面内容。

(2)文化民俗类:重点是传统节日、历史典故、古今名人、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方面内容。

(3)知识游乐类:重点是社会实践、锻炼身体、安全自护、游戏玩耍等方面内容。

(4)其他类:内容需与未成年人生活或道德修养有关。

5. 学校也可以参与推荐作品,每篇作品要注明姓名、学校和班级等信息。

6.作品要求以文字的形式上传到指定投稿区域(彩龙社区唱童谣 讲美德版块)。


二、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昆明市文明办   昆明市教育局

承办单位:昆明信息港 昆明文明网

协办单位:昆明市文化馆


三、活动参与方式

请各参赛者将参赛作品于5月20日前以论坛发帖方式投稿至彩龙社区 “唱童谣 讲美德 ”版块。

征集结束后,邀请主办方、文化单位代表、影视专家、传媒专家等组成评审组,对投稿作品进行评选。对参赛作品精选后将推荐参加全省优秀童谣的评选。


四、征集时间

2017年4月26日——5月20日

 

五、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入围奖30名;


补充说明:

征集结束后,由昆明信息港汇总所有投稿作品供评委评选。

(1)评选结果揭晓后在昆明信息港公示获奖作品名单;由昆明信息港同步网络专题、H5展示优秀作品;

(2)由昆明信息港视频中心根据获奖优秀作品制作相关视频展示,从创意大纲,拟写脚本出发,策划、拍摄、剪辑成片,对本次获奖作品进行展示、传播,让更多市民欣赏到这些优秀作品。

(3)由昆明市教育局向全市中小学校推广,开展广泛的传唱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