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一季度,我市共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717.57万人次,同比增长8.01%,旅游总收入44.84亿元,同比增长2.64%。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13.94万人次,同比下降21.45%;旅游外汇3400.28万美元,同比下降30.64%,接待国内旅游者703.63万人次,同比增长8.82%,国内旅游收入42.12亿元,同比增长5.92%。 (一)海外旅游者接待情况 据国家旅游局公布数据,今年1-2月份,我国外国入境旅游者同比下降22.75%。在此大环境下,一季度我市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总体也呈下降趋势,海外旅游者下降21.45%,其中,外国人下降18.58%。从各大洲市场来看,欧洲市场下降幅度最大,达35.91%。占我市海外客源市场份额最大的台湾客源市场和亚洲各国客源市场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其中,台湾市场下降了42.86%,亚洲市场下降了17.45%。亚洲五大客源国中韩国、日本和新加坡下降幅度都比较大,只有马来西亚和泰国入境人数略有增长。主要客源市场的下降对我市的入境旅游造成明显影响。 (二)国内旅游情况 今年一季度,由于春节假日旅游的有力拉动,我市国内旅游人数总体增长,共接待国内旅游者703.63万人次,同比增长8.82%,国内旅游收入42.12亿元,同比增长5.92%。黄金周期间国内旅游接待情况良好,全市共接待游客157.29万人次,同比增长37.86 %;其中,接待过夜游客16.28万人次,同比增长30.54%,接待一日游游客141.01万人次,同比增长38.76%;实现旅游收入5.97亿元,同比增长28.25 %。 二、市场运行特点 (一)国内旅游消费模式出现多元化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消费行为自主化。从出游的组织方式来看,更多的人倾向于自助游,根据我局所做的出游意愿抽样调查结果,选择自行组织的游客占调查样本的63%。而在出游的伙伴选择方面,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和家人一起出游。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39%的游客选择自驾车作为周边短线游的出游方式。二是出游动机休闲化。从出游动机来看,休闲类动机的重要性日益显示出来。以休闲、度假、排解工作压力为出游目的的比例日渐上升。三是出游空间近程化。在出游距离方面,在假日制度调整、汽车普及、旅游次数增加以及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下,近程旅游活动明显增加,城郊游和周边游的人数大为增加,而长线游有所减少。 (二)入境人数出现“一降两升”的发展的特点 由于我市入境旅游的主要客源国日本和韩国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这些国家的经济衰退使得消费者收入降低,信心下降,出境旅游明显减少;而一些国家也纷纷出台政策限制出游,鼓励国民在本国消费。在商务活动方面,金融危机也使得商务活动活跃度降低,相关商旅活动也随之减少。等等这些因素,导致了2009年我市入境旅游者人数继续呈现下降趋势。 在入境旅游下滑的大环境下,我市入境旅游也出现了一些好的发展趋势:一是外国人在入境旅游人数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外国游客在海外游客中所占比重从2008年末的70%上升到73%。虽然我市入境旅游对港澳台的依存度仍然较高,但是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外国人增长速度从总体上看要高于港澳台同胞,即使在目前海外市场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外国客源市场的下降幅度也要低于港台市场。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外国人市场还有较大潜力可挖。二是今年1-2月份我市累计接待海外游客总数位居全国主要旅游城市第15位,比2008年末上升2位。 三、发展形势分析 综合其他情况分析,在去年一系列灾害事件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市旅游发展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将受到影响,入境旅游还会延续去年年底以来的下降趋势。从三月份的入境旅游接待情况看下降幅度还在增大,预计这种趋势短期内难以得到扭转。但是我们看到部分客源市场也出现了一些好的发展势头,显示出旅游市场在危机中挑战和机遇并存。如何抓住机遇将是我市旅游经济如何将金融危机的“危”转化为旅游经济发展的“机”将成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一)主要挑战 1、国际经济增速减缓,未见触底 2009年对旅游业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下滑。股市暴跌、经济放缓、失业裁员减薪成为普遍现象,居民消费明显缩减,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均已深受冲击,人境市场需求将在一段时间内将继续走弱。 2、经济减速对旅游消费的传递效应开始显现 欧美国家经济衰退使国外需求下降,不仅直接导致我国人境旅游人数下降,还导致我国出口下降,经济增长减缓、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下降,最终对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产生影响。因此,经济减速对三大市场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将抑制游客量和旅游消费的增长。 3、居民实际收入可能减少 去年股市的迅速下滑给广大投资者带来的惨重损失,将会直接影响到今年的旅游消费支出。众多企业采取裁员、降薪导致的居民实际收入的减少,居民对经济前景、就业及预期收入的担忧都使得人们 "捂紧钱袋过日子",这就意味着居民旅游消费的下降。我国现在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价格上升,居民实际收入可能出现减少。 4、旅游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需要一段时间 目前我市旅游业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旅游经济运行面临供给转型跟不上需求转型的问题,结构供给不足且商业模式相对滞后跟不上不断增长且日渐变化的旅游休闲需求,要解决上述矛盾,至少还需要3-5年的时间。 (二)主要机遇 1、旅游活动逐步普及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已成为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普通民众旅游休闲需求逐渐成为一种基本生活方式。因此,2009年尽管某些高端旅游消费 (如出境游)受经济危机影响会明显下滑,但经济危机并不能根本上影响旅游需求的增长,旅游需求总体上仍将比较平稳。 2、我国旅游需求进入新一轮黄金增长时期 首先,居民收入大幅增加,消费意愿明显增强。我国人均GDP早已超过2000美元,随着国家拉动农村消费政策的执行,农村旅游消费市场有望启动。 3、休闲需求形成了一个新市场 2009年,随着人们对新休假制度的适应,休闲活动会进一步扩大。国家和地方政府推动的国民旅游计划和国民休闲计划,将进一步促进休闲市场的形成、扩大。从经济危机的角度看,旅游线路将出现 "梯度转移",旅游半径会缩小,部分出境游会转为国内游,长线游转化为短线游,有利于休闲市场繁荣。 4、我市旅游总收入对外依存度不高,国内旅游和乡村旅游潜力巨大 国内旅游一直居于旅游市场的主体地位,而农村旅游则是国内旅游的新兴力量。随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发挥旅游业作用纳入农村重大改革发展决定,使旅游业全面参与社会经济发展体系再次上升为国家意志,为乡村旅游在新时期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战略机遇。2009中国生态旅游年的工作主题也为国内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5、旅游需求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战略的着力点 随着国外需求的减少,国内旅游需求被放在保持旅游业持续平稳发展、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突出位置。旅游需求疲软,不光会对旅游市场造成影响,有可能连带对整个的经济形势造成影响。从经济增长的要求来说,也应该鼓励旅游的消费,鼓励旅游消费的增长。当前在外需经济严峻的形势下国家采取的积极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公费支出预算缩减5%的规定在2009年取消等利好,都将为作为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昆明旅游业发展迎来新的契机。 6、奥运旅游需求面存在放量增长的现实动因 从国际经验来看,奥运后几年正是旅游产业大有可为的时候。一方面,奥运会大量基础设施需要依靠旅游和休闲消费来持续经营,有时甚至运用国家力量来促销;另一方面,市场被压抑已久的需求将会被释放。因此,尽管游客数量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社会形势的影响,但是旅游需求面放量增长的空间很大,中长期增长空间更大。 五、主要对策和措施 根据上述形势分析,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进行宣传促销,促进入境旅游恢复与提升 把握奥运后和上海世博会前的重要时机,强化对外形象宣传,组织开展有声势、有特色、有成效的旅游促销活动,充分利用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昆明狂欢节这个品牌加强宣传促销,在总结往届狂欢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围绕“相约狂欢昆明,体验七彩云南”的主题,创新活动形式,提升文化品位,继续高质量、高水平打造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节庆品牌,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实现文化、旅游、投资的资源整合和客源互换。 同时,紧紧抓住今年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昆明举办的有利时机,加强周边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印度、俄罗斯、欧美等市场的开拓,刺激入境旅游消费恢复与增长,调整客源市场结构、创新旅游产品,培育主体旅游市场。 (二)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休闲产品供给 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旅游企业诚信水平,提高旅游消费满意度;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紧构建休闲统计体系,加强休闲研究,引导企业开发休闲旅游产品;加快建设对应城市周末休闲度假的环城游憩带,对应川、渝、黔、桂等都市圈的休闲度假基地,以及对应更大范围的国家级休闲度假基地,形成休闲度假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域。 (三)加强乡村旅游规划引导,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和提升。 加强乡村旅游的科学规划和示范引导,以适应城市居民休闲散客化、家庭化、个性化和自驾车出游等新形势的需要。结合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土地流转政策,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以及规模的适度集中,促进城市居民到农村旅游、推动城市居民和企业到农村投资旅游项目,妥善处理好农民向城市流动后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加强农民消费引导;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信息化工作,将旅游基础设施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当中,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完善旅游产业体系,促进市场规模扩大。 (四) 推动海峡两岸旅游经济互动发展。 加强海峡两岸在互为客源地、互为中转地、共同推出旅游线路、共同进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合作,加强旅游企业的交流,扩大对台旅游规模,实现两岸客源的双向流动。 |
2009年1-3月份昆明市旅游经济运行情况
2009/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