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2003年1-6月份昆明旅游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03/07/15

世博会以后,昆明的旅游市场在经过短暂的低谷之后取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特别是海外旅游市场2001年、2002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1-2月份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共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次10.6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3.6%。其中:接待外国旅游者6.4万人次,同比增长29.8%;接待香港同胞1.35万人次,同比增长18.6%;接待台湾同胞2.84万人次,同比增长52.8%;1-2月份旅游外汇收入2622.83万美元,同比增长22.8%;1-2月份接待国内过夜旅游者174.14万人次,同比增长6.5%,接待一日游游客153万人次,同比下降8.2%,1-2月份旅游总收入2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宾馆饭店平均住房率53.4%,同比增长3.8个百分点。其中,春节黄金周昆明市接待国内过夜游客和一日游客共计113.6万人次,同比增长9.44%,特别是接待一日游游客人次增长迅速,同比增长了14.01%,接待人次为98.41万人次。

从客源市场分析,我市最主要的亚洲客源市场同比增长27.44%,其中日本、韩国两大客源市场中,韩国市场增幅超过了日本市场达到20.74%,接待1.5万人次和日本市场相当。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老牌旅游市场也焕发新的活力出现了57%、40%和29%的增幅,欧美市场也有20%左右的增幅。按1-2月份海外旅游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前景良好,有望超额完成今年计划。

但是,3月份随着“非典”疫情在广东、香港等地出现蔓延趋势以后,海外市场反映灵敏,3月份接待海外旅游者50623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2.6%,但是国内游客仍比去年同期增长13.2%。进入4月中旬,随着“非典”疫情的扩散,国家强制采取各项防控“非典”措施,为了顾全大局,各旅行社停止了所有旅游接待业务,旅游各相关行业也受到全面冲击。由于国家取消了五一黄金周休假制度,五一前后的国内旅游旺季受到沉重打击,4月份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次从3月份的177.66万人次陡降到73.5万人次,同比下降了60.4%;接待海外游客27563人次,同比下降62%;5月份接待国内旅游者24.76万人次,同比下降86.5%;接待海外游客仅3520人次,同比下降95%;6月份各地旅游警戒逐步解除后,由于后续效应的影响接待国内旅游者33.17万人次,仍比去年同期下降74.5%;海外市场恢复缓慢,6月份接待海外旅游者只有3852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92%。宾馆饭店住房率在5月份最低谷时仅有24%,如考虑由于部分酒店封闭楼层造成住房率虚增的情况,实际平均住房率约在18%左右,6月份全市平均住房率为34%。

今年上半年,我市共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9.2万人次,同比下降41.5%,完成年计划接待72万人次的25.6%;旅游外汇收入4930万美元,同比下降41.1%,完成年计划2亿美元的24.6%;接待国内旅游者636.23万人次,同比下降35.4%,完成年计划接待1900万人次的33.5%;国内旅游收入38.88亿元,同比下降36.1%,完成年计划137亿元人民币的28.4%;旅游总收入4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1%,完成年计划153亿元人民币的28.1%。

尽管我省旅游接待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但是市场恢复仍需要一个过程,以往火爆的7、8月份暑期旅游旺季预计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增长。国内旅游市场恢复速度相对较快,只要宣传促销工作及时跟上,到国庆黄金周时旅游接待情况可能会有较大改观。但是海外旅游市场恢复就会比较缓慢,海外游客从产生出游动机到最后成行一般需要3个月时间,因此海外旅游市场可能要到十月份以后才会出现增长。因此从今年旅游的总体发展情况来看,由于今年的三个黄金周和暑期的旅游旺季,目前除春节黄金周正常进行外,其它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全年计划难以完成。

通过今年上半年数据的反映,结合昆明实际情况,昆明旅游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一、旅游业受到的打击是沉重的

自4月下旬“非典”疫情警戒开始,旅游活动流量降到最低,旅游活动基本停滞,国内、国际旅游市场全面“冻结”,旅游市场全面萎缩,旅游业务基本停顿。星级饭店入住率跌至13%左右,部分宾馆、饭店关门停业;旅行社减员减薪、歇业放假;1400多辆旅游客车全部封存;景区(点)出现开园来的第一次零游客,旅游餐饮单位生意冷清,门可罗雀;以旅游团队为对象的珠宝店、土特产店等旅游购物单位纷纷停止营业,关门休息;数万名经过多年培养,具备相当素质和技能的旅游从业人员闲散流失,给我市旅游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隐患,昆明旅游业遭受到极大冲击。

二、旅游业是敏感度比较高的产业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与外界环境有着密切关联,当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及自然条件等外部环境因素变化时,旅游业就会有明显的波动。经济学家称旅游业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昆明旅游业的发展同样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制约,一旦外部不利的环境因素消除,它将逐步恢复常态。

三、昆明旅游企业积累不足,抗风险能力不强

此次“非典”的冲击,让我们清楚的看到旅游企业经济基础的薄弱,后续发展动力不足的劣势,尤其是自’99世博会后,昆明酒店业、旅行社业长期的恶性削价竞争,直接导致酒店房价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房价,旅行社长期处于微利经营,旅游企业在超负荷运转状态之下,忽视质量和效益,致使旅游企业积累不足,甚至亏损经营,优秀从业人员离开旅游行业,人员素质的降低,不规范的经营运作,使企业陷入恶性循环,一方面使国家税收减少,一方面使昆明旅游的金字招牌蒙上阴影。此次“非典”的冲击,也正是对昆明旅游业一次严峻的考验。

随着全国“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昆明旅游业的“严冬”即将结束,据认真调查分析,今年下半年昆明旅游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点趋势:

一、昆明旅游业仍居第三产业的龙头地位

昆明旅游业作为市政府多年培育下的支柱产业,在吸收外汇、刺激内需、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促进地区经济平衡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加强,尽管旅游业当前受到重创,但旅游业赖以生存的资源和基础设施没有遭到破坏,人们的旅游需求和欲望没有消失,只是被暂时压抑了,旅游业并没有遭到根本性的破坏,一旦“非典”得到控制,疫情警报彻底解除,昆明旅游业将会逐步反弹。一业兴,百业兴,昆明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将继续对国民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昆明旅游业的复苏和反弹呈现一定的阶段性和层次性趋势

在防治“非典”的过程中,旅游市场全面萎缩,旅游需求被严重压抑,但旅游需求是潜在的,只要旅游市场开始启动,潜在的需求会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回顾过去,几乎每次经济周期复苏中,旅游业总是最早启动的行业之一。昆明旅游业的启动和复苏,结合昆明实际情况,大体上可能依次为:一是省市内的近程休闲旅游先启动;二是旅游餐饮,旅游购物启动;三是商务旅游的启动;四是国内的中程观光休闲旅游的启动;五是入境游、出境游远程观光旅游的启动。

三、昆明旅游产品的创新

经过“非典”之后,旅游者的心理会发生变化,旅游取向也会发生变化,人们追求的主要是户外需求,自然、生态、康体旅游会形成一种主体旅游方式,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对传统休闲观光产品进行整合创新,针对旅游需求中增加的个性化要求、散客和家庭式旅游特点,推出自驾车旅游、科普旅游、摄影旅游等旅游产品。

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随着旅游市场的逐步启动、复苏,我们坚信,只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两手抓”的工作方针,我们一定能把“非典”造成的影响降到最小,只要我们团结一心,直面挑战,再接再厉,相信经过“非典”风雨洗礼的昆明旅游业,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昆明旅游业的全面振兴。

二○○三年七月十五日